设为首页 | English | Español

首页 > 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
驻多米尼加大使陈鲁宁在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文明力量》
驻多米尼加大使馆
2024-07-10 08:15

2024年7月6日,驻多米尼加大使陈鲁宁在多最大报《里斯汀报》发表题为《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文明力量》的署名文章,介绍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情况。全文如下:

不久前,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将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14个国家参加决议核心小组,83个国家参加联署,联合国文明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高度赞赏,充分彰显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当前,多重危机挑战交织叠加,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中方提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提升全世界对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合作重要价值的认识,鼓励不同文明加强交流互鉴,增进团结,共同探寻全球性挑战的解决之道。

2023年,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向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呼应。此次决议以全球文明倡议核心要义为主线,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强调文明对话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中方期待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落实好联大决议,助力不同文明间消除偏见误解,增进理解信任,促进民心相通和团结合作。

我曾在圣多明各手工艺市场见到琳琅满目的“无脸娃娃”,它们有着不同肤色,身着不同服饰。当地朋友告诉我,面部“留白”正是为了体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在多米尼加这片土地上的交流与融合。“无脸娃娃”已成为多国家名片,蜚声全球。和多米尼加一样,中华民族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开展同各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早在遥远的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就开辟了丝绸之路,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沿途各国各民族在这条大通道上共生共荣。放眼当今,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中国始终坚信,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中国和多米尼加都是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国家,虽相隔万里,但都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倡导平等交往、包容互鉴。自建交以来,中多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已成为不同国家和文明相互尊重和平等交流的典范。中国愿同包括多米尼加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携手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