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English | Español

首页 > 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
驻巴西大使杨万明就中巴农业合作接受巴媒体书面专访
驻巴西使馆
2020-07-27 06:28

  2020年7月20日,巴西农业杂志《AgriBrasilis》刊登了对驻巴西大使杨万明的书面专访。杨大使重点介绍了中巴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及农业科技等领域合作进展及机遇。

  

  专访实录如下:

  AgriBrasilis:中国是全球投资大国。中国在对巴农业投资方面有何规划?会考虑加大收购巴农业用地吗?

  杨大使:巴西是中国在南美最大的农业投资目的国,中国企业对巴农业投资主要涉及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中国最大的食品加工、制造和贸易企业中粮集团,对巴投资存量近50亿美元,并购了多个码头、筒仓、大豆厂、糖厂等,已成为巴第四大谷物出口商。

  近11年来,中国一直是巴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今年头5个月,在全球贸易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中巴农贸逆势增长,中国依然是巴大豆、牛肉等主要农产品的最大买主。这说明,中巴农业合作高度互补互利,不应满足于单纯的农产品买卖,而应更好对接互补优势和需求,构建长期、稳定、可靠、互惠的农业合作关系。加强农业投资合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企业看好对巴农业投资前景,希及时了解和掌握巴农业投资政策动向,以便积极考虑加大对巴农业基建、科研、产品加工等领域投资。中方企业愿同当地企业、农场探索联合经验等多种合作模式,推进双方农业全产业链合作。

  AgriBrasilis:您认为巴西企业有可能通过同中国国内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拓展中国市场吗?您对想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巴西企业有何建议?

  杨大使:中巴企业联手开拓中国市场的合作方式是完全可行,也是有必要的。巴西是世界级农牧业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中国则是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升级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长远看,中国对巴农产品的需求不会止步于肉禽等传统产品,当地咖啡、奶制品等更多特色和高附加值产品也会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两国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将有利于巴西找准中国市场需求,提高推广力度,拓展电商直营等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双边农贸多元化发展。

  AgriBrasilis:您认为中国市场有何特色?外企想在中国落地的突出挑战是什么?

  杨大使:中国正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牛肉为例,预计到2027年,中国牛肉消费量将比现在翻一番,年进口将超过800万吨。这比欧盟全年牛肉总产量还高。同时,中国正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最大限度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让国内外企业在使用要素资源、享受支持政策、参与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对巴西相关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无限机遇,也意味着激烈竞争。任何想在华拓展商机的企业,都要切实提高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准确定位在华销售策略,找好优质合作伙伴。

  AgriBrasilis:中巴在双边农贸中使用本币交易有何优势?

  杨大使:中国已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中巴两国央行建有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机制。从双边贸易的角度看,采用本币交易有利于提高结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规避汇率风险,为两国贸易提供更加稳固的金融保障和便利。此外,货币互换也是一种政策工具,有利于双方深化金融合作,维护各自金融市场稳定。关键在于两国金融主管部门能切实重视和充分利用双边货币互换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和贸易商用于扩大双边贸易和经营活动。

  AgriBrasilis:巴西在对华农业贸易中一直处在顺差地位。您认为两国农贸结构会变得更加平衡吗?

  杨大使:长期来,巴西在对华贸易中保持顺差。今年第一季度,巴西近80%的外贸顺差来自对华贸易。这是两国贸易结构和各自优势决定的。中方不强求对巴贸易顺差,无意设置贸易壁垒。仅去年一年,巴西获准对华出口的肉类企业数量从64家增至102家,增幅近60%。两国农业、质检部门一直就进一步扩大巴特色产品输华清单、优化巴具体产品输华程序积极磋商。中国市场对巴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只会越来越开放。希望巴西同中方相向而行,不断做大互利蛋糕。

  中巴农贸合作相互依存、高度互补和互利,中方愿同巴方建立安全、可信赖和长期的农业贸易关系。

  AgriBrasilis:中长期看,巴中经贸和人文交流潜力何在?

  杨大使:近年来,中巴贸易规模持续上升,但仍有继续扩大的潜力。这次疫情期间,中巴两国数字经济、电商网购等新兴业态都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商机。两国企业应密切交流,积极探索线上经济、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合作,运用科技创新提升中巴贸易水平。

  中巴人文合作大有可为。比如在教育领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巴教育资源在拉美领先。近年来,来巴学习的中国学生不断增加,但绝对数量仍然很小。两国政府部门和高校可加强交流,为双方更多学生到对方国家留学创造机会。

  在旅游方面,中国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6亿人次,居世界第一。作为旅游资源大国,巴可面向中国游客加大宣介,两国还可探讨签证便利、航空代码共享、便捷转机等合作,以便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此外,中巴都是体育大国,优势互补。双方可在体育人才培训、俱乐部管理、大型赛事举办、运动医学等领域加强交流,探索传媒、科技、文化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挖掘更多体育产业合作机遇。

  AgriBrasilis:我们看到,您可以熟练使用葡萄牙语,这有利于增加对巴西的了解。您对巴西印象如何?

  杨大使:自2018年底出任驻巴大使以来,我一直坚持学习葡语,希望能更加顺畅地同各界密切交往,更深入理解巴西社会和文化。在来巴常驻前,我长期从事对拉美外交工作,曾因工作原因多次到访贵国。这里开朗善良的人民,包容多彩的文化,壮阔迷人的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印象。这次在巴工作1年多来,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巴友好是两国各界的普遍共识,也是双方人民的宝贵财富。我相信,地理距离、文化差异,包括意识形态的分歧,都不会成为中巴深化友好与合作的阻碍。我和我的工作团队将致力于同巴各界一道,携手推动中巴关系持续深入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