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中国、美国与拉美:新行为体和变化中的关系暨第六届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20日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中外学者表示,中国企业在拉丁美洲地区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来自中国、美国以及拉美地区的专家学者将在两天的研讨会上就中美拉三边关系、中国在拉丁美洲的角色转变以及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对拉丁美洲地区的影响等议题展开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双方在经济增长、商贸关系、社会改革三个方面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强了对拉美地区的投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能源、农业以及通信技术领域。
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三大投资来源国。2015年,中国对拉非金融直接投资近2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67%。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涛涛认为,中国企业具有工程建设以及技术方面的优势,拉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迟缓,双方都有合作互利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家电网等大型国企以及以华为为首的民营企业在拉美地区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今年5月宣布,国家电网公司首个海外大型绿地特许权项目——巴西特里斯皮尔斯输电项目已于当地时间5月18日顺利投运。国家电网公司在巴西运营的输电线路总长度达7623公里。
陈涛涛说,巴西幅员辽阔,特里斯皮尔斯输电特许权项目是巴西南北电力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在中国国内拥有建设和运营超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成功经验,这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虽然中国与拉美地区在投资领域的往来加强,众多中国企业纷纷转向拉美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但它们在拉美地区的发展仍有多方面问题需要解决。
陈涛涛指出,就企业自身而言,语言交流是一个巨大障碍。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人才匮乏,懂得工程技术、业务运营,真正理解拉美文化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同时,拉美有些国家的物质条件较为落后,给项目的运行造成不便。此外,中拉双方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标准不尽相同,这些因素使得项目的进展困难重重。
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王萍认为,中国企业在非洲等地区的成功经验不一定能完全照搬到拉美地区,应该加强对拉美各国国情的调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
厄瓜多尔中国—拉丁美洲可持续投资倡议组织主任保丽娜·加尔送认为,中资企业应适时注意拉美地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缺口的需求,不能一拥而上。她希望中国企业加大对厄瓜多尔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投资,同时加强环境评估,避免造成产能过剩。
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教授塞里欧·平塚指出,由于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工程会占用部分土地,甚至是一些重要的农耕区和自然保护区,如何解决类似矛盾也是中方企业应当考虑的重点。